國際油氣公司低碳轉型經驗及對中國的借鑒意義




《巴黎協議》中1.5攝氏度的溫控目標需要全世界在30年左右的時間內,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從現在的每年51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於本世紀中葉降低至凈零。這意味著,作為溫室氣體排放第一大戶的能源產業必須自我革命,低碳轉型刻不容緩。能源產業的自我革命要求其市場參與主體——石油與天然氣公司,必須從資源依賴型向技術依賴型轉變,必須從上游生產到中游運輸再到下游消費,實現全產業鏈的低碳轉型,這已是國際潮流所向、大勢所趨。

 

我們參考《G20 轉型金融框架》,選取四家歐洲油氣公司(英國石油、荷蘭殼牌、法國道達爾能源、挪威石油),三家美國油氣公司(艾克森美孚、雪伏龍、康菲石油)和一家中東油氣公司(沙特阿美)作為典型研究案例,從轉型目標、技術路徑、資訊披露、轉型治理、轉型投融資五個維度,對國際油氣公司低碳轉型計畫進行系統性梳理,為我國油氣公司低碳轉型和使用轉型金融工具提供經驗借鑒和政策建議。基於相關的國際經驗,我們提煉出以下對我國油氣產業和企業開展低碳轉型的具體建議:

 

第一,合理設定轉型目標,涵蓋甲烷減排和零常規燃除。八家油氣公司的轉型目標基本可分為兩大類:歐洲的四家油氣公司既承諾了範圍一與範圍二(自身運營)的凈零排放,又設定了範圍三(產業鏈上下游)的凈零目標;而美國的三家油氣公司和沙特阿美只承諾了範圍一與範圍二的凈零排放。在轉型目標的範圍與深度上,英國石油的四大類共20項轉型目標同時涵蓋了如何實現社會價值最大化的ESG目標,借鑒意義很大。此外,道達爾、雪伏龍、沙特阿美三家公司的轉型目標著重強調了甲烷減排和零常規燃除。建議我國油氣公司在設定轉型目標上,參考歐洲四家油氣公司的實踐經驗,將範圍三凈零目標納入中長期轉型計畫,同時涵蓋甲烷減排和零常規燃除,由內向外推進能源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全面綠色低碳轉型,服務國家戰略。

 

第二,大力佈局九大技術路徑,其中以氫能、CCUS、可再生能源和電氣化為重點方向。八家油氣公司的轉型技術路徑主要涵蓋以下九個方面:(1CCUS又稱工業碳匯,八家油氣公司的轉型技術路徑無一不涉及CCUS技術,其中以艾克森美孚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旗艦CCUS項目為典型代表,該項目可實現每年2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碳捕捉與碳封存;(2)艾克森美孚、康菲石油、道達爾三家公司將電氣化提升到企業戰略高度,認為電氣化是低碳轉型的關鍵核心技術;(3)殼牌、艾克森美孚、沙特阿美三家公司在轉型戰略中著重強調了提升能效的重要性,並認為能源管理系統、工業設備、以及餘熱回收等工藝集成方案的經濟潛力將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4)道達爾、雪伏龍、沙特阿美三家公司高度重視甲烷監測技術,具體包括衛星遙感、低空飛行監測、週期智慧化監測、感測器監測、甲烷洩露的人工監測;(5)英國石油、道達爾、沙特阿美三家公司高度重視廢棄物迴圈利用技術,例如升級主燃氣系統,提升油氣的回收率和重複利用率;(6)八家油氣公司的轉型技術路徑均把氫能放在了重要位置,國際能源署預測,全球氫能的使用量將從2020年的不足9000萬噸擴大到2030年的2億噸,2050年將高達5.3億噸;(7)殼牌、道達爾、艾克森美孚三家公司將生物質能源視為關鍵核心低碳技術,並指出生物質能源的一大優勢是可以利用現有的基礎設施,例如,天然氣管道、石油配送網路等;(8)可再生能源(風電、水電、太陽能、地熱)是國際油氣公司重要的轉型技術路徑之一,尤其是與之相配套的儲能技術;(9)與CCUS產生的工業碳匯相呼應,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提供生態碳匯,是碳減排必不可少的技術路徑,主要涵蓋生態環境工程、生態環境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氣候風險管理等。

 

第三,在TCFD/ISSB披露準則的框架下,提升可持續資訊披露水準。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披露工作組準則TCFD(目前已成為國際可持續發展標準委員會準則ISSB的基礎)成為了八家國際油氣公司均遵循的資訊披露框架。除TCFD/ISSB以外,油氣公司還參考了自然相關財務披露工作組TNFD和國際石油工業環境保護協會IPIECA 的披露準則。在資訊披露的範圍和內容上,核心指標資料包涵範圍一與範圍二的溫室氣體排放、範圍三的溫室氣體排放、所銷售能源產品全生命週期碳強度、甲烷排放、常規燃除等。在資訊披露的方式上,挪威石油深度披露了每個油氣田的碳排放資料,這樣的做法有利於對每個油氣田進行精細化管理,並且在油氣田之間形成碳減排競爭和激勵機制;艾克森美孚的做法是將企業碳排放資料細化到上游生產、中游運輸、下游煉化銷售三個方面,分別進行披露,這樣有利於對上中下游的碳減排工作進行下沈式管理和評估。建議我國油氣公司:一是在資訊披露框架的選擇上,應當以TCFD/ISSB為主,適度地參考TNFDIPIECA的披露準則;二是在資訊披露的範圍和內容上,發佈一份單獨的披露資料檔案,涵蓋碳排放相關資料和ESG資料;三是在資訊披露的方式上,分區域、分條線進行精細化、下沈式管理和評估,有的放矢,在區域或業務條線間形成良性競爭激勵機制。

 

第四,在董事會層面設立公共政策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強化轉型治理。八家國際油氣公司在董事會層面均成立了專門的轉型治理委員會,牽頭轉型治理工作,協助董事會識別、監測、評估、預防氣候相關風險,制定能源轉型計畫,監督轉型計畫完成情況,確保公正轉型。在轉型激勵機制上,殼牌將員工的年終獎與企業的低碳轉型掛鉤,專門制定了員工長期激勵計畫和表現共用計畫。在轉型風險治理上,艾克森美孚將轉型風險治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並且將轉型風險分為六大類:策略風險,聲譽風險,金融風險,運營風險,安全、健康與環境風險,合規風險。建議我國油氣公司:一是在治理框架上,成立公共政策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引領、管理、監督企業的低碳轉型;二是在轉型激勵機制上,制定與企業低碳轉型相掛鉤的員工激勵計畫,籌建轉型培訓中心;三是在轉型KPI指標上,設計出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轉型KPI指標,並且將轉型KPI指標與員工績效、管理層績效緊密掛鉤;四是在轉型風險治理上,結合物理風險治理,加快形成完善的氣候風險治理體系,增強氣候風險治理能力。

 

第五,充分利用轉型投融資工具,推進低碳項目開發與綠色技術孵化。設立專屬風險投資機構、通過股權投資佈局處於早期的低碳技術是八大油氣公司的常見模式。在轉型投資力度上,最大的四家油氣公司依次是英國石油、殼牌、道達爾、艾克森美孚,四家公司於2022年在低碳解決方案上的總體投資額分別為49億美元、43億美元、40億美元、34億美元。在低碳轉型融資方面,油氣公司的融資方式主要包含私募股權融資、自身資產負債表融資、資本市場股權融資、資本市場債權融資、銀行信貸、出口信貸等;其中,自身資產負債表融資和私募股權融資是目前國際油氣公司最常用的兩種融資方式。此外,油氣公司與私募股權機構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清潔低碳專案也是一種常用的融資方式,例如,道達爾與私募股權機構麥格裡共同開發海上風電專案;雪伏龍與私募股權機構Baseload Capital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地熱科技。建議我國油氣公司:一是在轉型投資上,資金實力雄厚的大型油氣公司可考慮年均25-40億美元的低碳投資額度,可通過旗下專屬風險投資機構佈局處於早期的綠色低碳技術,培育綠色低碳技術生態;二是在轉型融資上,可選擇與私募股權機構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綠色低碳專案,融資模式目前以自身資產負債表融資和私募股權融資為主,兼顧資本市場債權融資,例如,發行可持續掛鉤債券或轉型債券。

 

 

 

(本文為汪申博士牽頭的《國際油氣公司低碳轉型經驗及對中國的借鑒意義》的研究課題的摘要版。汪申為綠色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員。馬駿為綠色發展研究院院長、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