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I汪申博士談巨災保險



近年來,極寒、極旱、高溫、暴雪、暴雨等極端天氣頻發。

 

每當氣候災害發生後,“保險公司半小時完成賠付”等快速理賠的資訊通常成為保險公司宣傳的重點。隨著保險產品體系的完善和技術手段的提升,保險賠付效率大幅提升確實成為常態,但日益頻發的災害為保險業帶來的挑戰卻鮮少被公眾關注。

 

保險業既要提升巨災保險的覆蓋率,又要面對日益頻發的災害所帶來的賠付額的提升,還要確保自身的風險抵禦能力。在極端天氣頻發的今天,保險業如何分散自身風險?誰又能來為保險業“上保險”?

 

剛剛結束的COP28大會儘管還有許多問題懸而未決,但大會開幕伊始便正式批准通過了損失與損害基金決議草案,成為大會的第一個重要里程碑。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標誌著國際社會意識到用災害專項基金來補充巨災保險體系的重要性。

 

受訪專家認為,給保險業“上保險”,不僅僅是直保公司單方面的事情,而是需要構建一個由直保公司+巨災共保體+再保公司+資本市場+巨災專項基金+政府財政兜底共同構成的完善的風險保障體系。

 

而這其中,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

 

建立多層次風險分散機制

 

根據瑞士再保險公司(以下簡稱“瑞再”)資料顯示,今年全球自然災害導致的經濟損失初步估計值達2690億美元,較此前10年的均值增長了15%;其中保險損失達1080億美元。可見,保險賠付僅占經濟損失的40%。而在中國,這個數字估計不到10%

 

談及保險保障程度較低的原因,瑞士再保險公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戴鑫向記者表示,從保險市場來看,近年來自然災害呈現出中低程度的災害更加頻發、次生災害導致的損失日益攀升的趨勢。而保險業由於對細分風險掌握的資料不足、歷史損失資料存在偏差、風險評估模型未能充分反映風險變化狀況;從需求端看,由於自然災害風險發生頻率低,大眾對這類風險和相關保險的認知相對有限,企業、家庭、個人等承擔災害風險的主體往往不會主動投保,導致整體保障程度偏低。

 

北京綠色金融和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特邀高級研究員、綠色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汪申博士向記者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自然災害由“百年一遇”變成“十年一遇”、“十年一遇”變成“一年一遇”,資產價值受到極大衝擊,面對自然災害的脆弱性持續攀升,保險賠付成本不斷上漲,當前巨災保險的覆蓋率和準備金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如何縮小風險敞口,保持可持續性償付能力,成為近年來保險業關注的重點。

 

汪申認為,完善巨災保險體系,實際上已經超出了保險公司的能力範疇,需要從頂層設計層面,建立一套多層次的風險分散機制,直保公司、巨災共保體、再保公司、資本市場、巨災專項基金、政府等各方都需參與其中。

 

“近年來,直保公司作為第一道防線,已經在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等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但僅僅依靠商業保險公司是無法抵禦日益增長的巨災保險損失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各大保險公司聯合出資,形成巨災共保體,多管道分散巨災風險。目前,我們的商業保險公司已經在進行這方面的積極嘗試和創新。”汪申說。

 

在這兩道防線基礎上,直保公司通過再保公司分散風險成為保險業重要的風險分散管道。

 

戴鑫表示,引入再保險一方面可以利用再保險額外的承保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將風險分散到國際市場上,從而提升保險業整體的承保的那個能力。

 

“在上述三個環節仍未能覆蓋風險敞口的情況下,近年來,保險業也正在通過產品創新,如發行巨災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等,將風險進一步分散到資本市場,以彌補缺口,從而形成巨災保障體系的第四道防線。”汪申說。

 

據戴鑫介紹,巨災債券是通過發行收益與指定巨災損失相連接的債券,它將保險公司部分承保風險作為可交易的資產品類在資本市場進行交易,一方面起到資本市場募資的目的,一方面將風險轉移到了資本市場。

 

戴鑫表示,巨災債券主要用來應對潛在的重大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損失,與金融市場表現的關聯度較低。對於投資者而言,投資巨災債券能夠起到多元化投資組合的目的,而巨災債券通常具有相對較高的預期收益水準,因此投資者會將其視為投資機會。資料顯示,2023年全球巨災債券發行量達到創歷史紀錄的150億美元規模。近六年來,全球巨災市場存量年均增速約為4%,與全球自然災害風險敞口的增長速度相當;而全球再保險市場資本趨緊的狀況對巨災債券的收益率構成支撐,巨災債券的發行量預計在2024年延續增長趨勢。

 

這一點,從近年來在國際市場上日益受青睞的巨災債券市場就可以看出。資料顯示,巨災債券在過去一年回報率幾乎超過了所有其他債券市場。

 

“目前巨災債券在內地尚未得到充分發展,但已有不少商業保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通過香港市場發行了巨災債券。未來隨著相關法律、監管制度的逐漸完善,巨災債券也將在中國迎來良好的發展前景。”汪申說。

 

讓業內人士欣喜的是,在資本市場這道防線之外,剛剛結束的COP28大會順利通過的損失與損害基金補償機制,成為保險業乃至氣候投融資領域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

 

汪申表示,損失與損害基金決議草案的通過,意味著國際社會開始意識到用災害專項基金來補充巨災保險體系的重要性。專項基金的資金來源包括多邊發展銀行、主權基金、政府財政預算等多種管道。

 

“這對中國的巨災保障體系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未來中國可以嘗試推動巨災專項基金的設立,在資本市場分散風險與政府財政應急救援之間,用市場化手段來進一步覆蓋風險敞口。”汪申說。

 

保險公司對風險要看得清、算得明、管得住、想得遠

構建上述由直保公司+巨災共保體+再保公司+資本市場+巨災專項基金+政府財政共同構成的巨災保障體系需要多方參與,而直保公司首當其衝。

 

事實上,近年來保險公司一直致力於提升保險覆蓋率和賠付效率,保險產品體系也在不斷創新並完善。

 

今年9月,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佈的《綠色保險分類指引(2023年版)》將氣象災害類保險作為綠色保險的第一個保險類別,內容囊括了氣象災害巨災保險、公共基礎設施災毀保險和農業氣象指數保險等。

 

汪申認為,上述巨災保險的產品體系在不斷完善,而保險產品的創新趨勢也十分明顯,即從傳統巨災保險產品向指數型巨災保險產品過渡。

 

“過往災害發生後,保險公司往往需要進行人工現場查勘。而現在,指數型保險按災害級別直接定損,快速賠付,大大減少了賠付糾紛,提升了賠付效率,這也進一步提升了投保率。”汪申說。

 

在產品創新之外,另一明顯趨勢是,保險業正在經歷從事後理賠向事前預防、事中應急回應轉移,逐步強化巨災風險減量服務。

 

戴鑫表示,在氣候變化加劇的今天,巨災保險服務正在經歷顯著變化,即更加注重風險減量服務,並將事前、事中和事後的全流程服務融入其中。

 

汪申也認為,保險的產品和服務如同硬幣的正反兩面,正面是產品,背面則巨災風險減量服務。“在COP28會議上,巨災風險減量服務成為焦點。COP28全球盤點第64條明確提出到2027年所有參與方要建立多災種的早期預警系統。這個系統將引導巨災保險的工作重點從災後理賠轉向災前預防和災中回應。國家層面、地方層面到保險公司層面建立一個早期預警體系是極其關鍵的。汪申說。

 

今年1月,原中國銀保監會發佈了《關於財產保險業積極開展風險減量服務的意見》,要求各保險公司應積極協助投保企業開展風險評估等風險減量工作,根據自身條件研究制定風險減量服務總體規劃。

 

記者採訪數家保險公司獲悉,目前,已有部分保險公司成立了專門的風險減量部門或專項工作組,推動被動理賠向主動預防。

 

汪申認為,風險減量服務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而是需要建立擁有產品和服務的完整體系,對風險做到看得清、算得明、管得住、想得遠。而科技手段的賦能也使得這套完整的事前防範體系成為可能。

 

“首先,我們需要建立一個由國家,地方,企業等多方參與的早期預警系統,通過大資料和物聯網讓風險能看得清,以繪製風險地圖的方式呈現出風險點的位置,風險的強弱,風險的即時變化,以及與歷史風險資料的對比等。這需要借助物聯網、大資料,包括遙感資料、衛星資料、氣象資料等。”

 

看得清風險後,還需要通過風險建模的方式讓風險算得明,對風險進行定量化評估與管理。

 

“通過災害模組、風險暴露模組和易損性模組三個巨災風險測算模組可以說明我們定量計算風險敞口有多大。而在這個過程中,人工智慧、雲計算技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要以分秒為單位即時計算出資產與人員傷亡的預期損失,短期內迅速做出應急預案,對算力的要求非常高。”汪申說。

 

而如何讓風險管得住?依據預警和應急預案,在颱風、洪水等自然災害來臨之前及時進行人員財產轉移和資產修復是關鍵。而這個階段,通過快速發展的物聯網技術,如攝像頭、振動器、紅外探測儀等替代人工去探測降雨、水深等,大量代替人工,即時將預警資料傳輸到保險公司資料中台,能有力地輔助保險公司快速做出災前和災中的應對措施。

 

汪申舉例,保險公司的風險減量服務有效保障了災害過程中電力與電網企業的安全生產。以颱風為例,在颱風來臨時之際,通過即時獲取氣象資料,包括颱風風眼距離海岸線200海裡、100海裡、50海裡、20海裡,甚至更近時的推進速度,保險公司可以進行即時預測,估算承保資產的預期損失,對於預期損失較大的地區,則調動救援團隊進行即時資產加固和人員轉移。

 

“這種做法將被動處理保險賠付的模式轉變為主動預防風險的模式,不僅保障了能源企業的安全生產,同時也降低了保險公司的賠付成本,實現了多方共贏的局面。此外,風險減量服務也是“雙碳”與可持續背景下能源轉型的重要保障力量。”汪申說。

 

最後,保險公司還要想得遠,預測未來數月甚至數年後可能發生的風險,而氣候壓力測試和情景分析則是主要的預測手段。

 

“在ISSB框架下,目前保險業可以通過平均溫升、自然災害種類、測試指標和時間尺度四個維度做好壓力測試。簡單來說,平均溫升涵蓋1.5°C6°C等多種溫升情景;自然災害則包括了颱風、洪水、乾旱和極寒等類型,在每種災害下設50年一遇、100年一遇和250年一遇等不同情況,再通過平均年度損失、可能性最大損失等測試指標;最後,則是選取如2030年、2060年甚至2100年等時間點。結合氣候風險模型對氣候風險進行壓力測試。汪申介紹。

 

政府與保險公司如何相互減壓?

而作為巨災保障體系的最後一道防線,政府在這個過程中能為保險行業如何賦能?

 

汪申認為,政府與保險公司是相互減緩壓力的關係。如果巨災保障沒有政府財政兜底,保險公司將面臨巨大的償付壓力;而保險公司若沒有前置做好風險減量服務,將增大後續政府財政兜底的負擔。

 

但與此同時,汪申也認為,在啟動地方財政和國家財政應急之前,政府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幫助保險業通過市場化手段,推動多層次風險分散機制的建立。

 

“政府可以探討發行巨災債券,以政府信用為背書向資本市場進行募資。此外,政府還可以參考COP28通過的損失與損害基金機制,牽頭組建中國版巨災專項基金。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可以牽頭推動與保險業與多邊銀行、主權基金、市場化基金進行合作。

 

戴鑫也認為,地方政府與保險公司協同應對風險,可以更好地發揮政府的杠杆撬動作用。“政府具有國家信用背景,在推動保險產品和業務的落地和普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國際上的普遍模式是以政府牽頭,商業銀行或者商業保險公司參與的結構來為國家的巨災風險提供保障,在保險市場層面成立巨災共保體來提升它整體的承保能力。而部分國家已經建立了強制性巨災投保的機制。”

 

“目前,我們看到中國在政府的推動下形成了行業層面的共保體來應對極端風險,如2020年,由9家單位共同發起籌建了中國農業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旨在分散農業風險的巨災風險,為面臨巨災風險的廣大農業生產者提供額外的保障。這些都是一些就是非常明顯的一個進展。戴鑫說。

 

受訪專家認為,在推動建立政策性保險機制方面,財政資金引入保險機制也可以起到較好的杠杆作用。目前,也有不少地方政府已經在開始嘗試。

 

汪申介紹,由於廣東沿海、浙江寧波等地颱風頻發,當地政府積極嘗試了指數型巨災保險,支援地方應災建設。

 

而成都市政府則針對巨災風險推出了普惠性質的家財險,由18家保險公司組成共保體,為當地家庭財產提供保障,而政府部門的推廣則顯著促進了這類產品的普及。目前,上海、重慶、寧波等地也推出了城市專屬的普惠性家財險產品。

 

除此之外,汪申認為政府還可在資料方面為保險公司提供共用支持,嘗試構建氣候風險大資料平臺和早期預警系統。

 

“這些大資料要素將大幅提升對保險公司繪製風險地圖、精准評估風險方面的效率和準確性,從而提供風險減量服務,說明保險公司降低賠付額,最終減輕保險公司的償付壓力。”汪申說。


原文來源:21世紀財經

原文作者:郭曉潔